“想象力”會成為這一代孩子的核心競爭力。

AI繪畫時代來臨,孩子還有必要學畫畫嗎?

2023-05-28 10:17:43發(fā)布     來源:多知網(wǎng)    作者:張蔚斐  

  “AI繪畫火了,我家孩子還有必要學畫畫嗎?”

  最近,家長圈子里關于AI繪畫的討論非常熱烈。

  在現(xiàn)在這個時代里,無論是AI繪畫還是ChatGPT,如何和新科技相處成了重要的問題。孩子在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什么樣的孩子不會被AI時代淘汰?這是每個家長都在關心的話題。

  “成長的可能”對話了寶貝計畫創(chuàng)始人楊帥,他提到:未來,“想象力”會成為這一代孩子的核心競爭力。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在藝術里,具備想象力、靈感、藝術天賦、情感沖動與原始創(chuàng)造等綜合素養(yǎng)的孩子不容易被AI淘汰。”楊帥說。

  人工智能時代,學畫畫的孩子應該怎樣擁抱AI?

  (以下根據(jù)楊帥對話整理)

  #1

  AI會在繪畫領域能取代人的作用嗎?

  目前AI還做不到短時間內(nèi)完全還原一副人創(chuàng)作出來的原畫,我舉個例子,那天試驗了一下,我有一幅畫,畫得是兩個我的對話,現(xiàn)實世界中的我和夢境中的我對話,從我們的理解來說,夢境中的我是靈魂,意味著“死亡”。我訓練了AI三天左右,試圖還原這幅畫的意境,輸入關鍵詞,最后出來的畫作是我和一個骷髏對話。

  這就是機器不能代替人的部分,AI通過信息檢索出來“死亡”、“靈魂”的關鍵詞,自動匹配“骷髏”,很難理解東方意境。當然,如果繼續(xù)投入時間訓練AI模型,不是三天,而是三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AI 是能做到的,但是這樣投入的時間成本是不值得的。

  繪畫藝術的主觀能動性是很強的,我們可以對AI輸入指令,要求他畫出不同流派、不同風格的畫,但這依然建立在“人的想法”的基礎上,無論是被模仿的過去的流派,還是創(chuàng)作者當下的思路,都是人的想法,目前來說,機器很難產(chǎn)生原始沖動。比如拉斐爾畫的《雅典學院》,整幅畫描畫了57個學者名人,不同哲學流派的代表人物在古典建筑里平等而優(yōu)雅地討論,行走、交談、爭論、計算、深思,姿態(tài)各異。假設我們輸入足夠多的關鍵詞,每一個人的學派、生平,每一個細致的動作,足夠詳細的話,我相信AI是能實現(xiàn)復制的。但是它所實現(xiàn)的想法,仍然是拉斐爾的想法。

  為什么要畫這樣57個學者的聚會?這是拉斐爾原始的想法。當然,也有人認為,只要足夠多的時間,訓練到極致,機器也能產(chǎn)生原始沖動想法,但這不是我們現(xiàn)在討論的問題。

  目前的AI技術,是一種復制性比較強的技術,暫時在創(chuàng)造力上還有所欠缺。未來,它可能會更有創(chuàng)造力,但目前來說,它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還不能取代人類。

  因此,可以預見的是,AI時代下,科技含量低、創(chuàng)造力低、可復制性高的工作會被取代。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涉及情感與靈性天賦的工作,比如藝術等不容易被取代。

  #2

  孩子可以用AI畫畫嗎?需要注意什么?

  我們鼓勵孩子運用AI技術畫畫。

  AI在真正有情感之前,本質上還是一種技術,是實現(xiàn)人類想法的手段。人真正的情感、比如拉斐爾的《雅典學院》、達芬奇的《蒙娜麗莎》、莫奈的《睡蓮》,這些人的骨子里的個性獨特性,AI在短時間內(nèi)是不會取代的。Al可以生成類似這些藝術大師的畫,但具備不了藝術大師本身的特質。因此,孩子在保持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同時,可以充分發(fā)揮AI的優(yōu)勢,來提升自己的繪畫水平。不要和時代作對,要有與時俱進的思維。

  現(xiàn)在學畫畫,不僅僅著眼于“技法”本身,比如學素描的孩子,都知道明暗交界線、反光、高光、投影、明暗灰等這些知識點,這是素描繪畫的基礎,以前,每個學素描的孩子都反反復復練習這些技法,諸如排線練習等,來表達上述的知識點。但是,在AI繪畫時代,這些都可以通過AI來實現(xiàn)甚至取代,如果家長還逼著孩子沒日沒夜地練習排線,還要在這上面花費時間,那就太不值得了。

  在人工智能時代,家長們更多關注“想象力”的培養(yǎng),“想法”和“情感”“靈性”等人的原始沖動的情感思想,不容易被AI取代。

  善于利用AI繪畫的好處是可以激發(fā)創(chuàng)造,但壞處是孩子可能會在技法和基本功上進一步退化。需要注意的是基本功的扎實程度、對專業(yè)知識系統(tǒng)的掌握能力及美術史的了解程度,畢竟,完全不了解繪畫的人,也無法對AI下達清晰的指令。

  AI技術可以幫助孩子們提升想象力,利用信息差、排列組合、搜集整合等各個層面的功能都可以輔助提升想象力。AI在技術層面的應用都值得孩子們學習,比如插畫、設計、美工、建模等和美術相關的職業(yè)、以及PS、3D、CAD、瑪雅、電子板繪等軟件,均可以用AI提高效率;除了提高效率,諸如“效果呈現(xiàn)”層面,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關于“效果呈現(xiàn)”,我舉個例子,比如我們讓孩子畫一條龍,老師要首先給孩子們介紹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它不是具體存在的一種動物,而是一種身上集合了多種動物外形特征的祥瑞。小朋友可能畫出來大多是蛇的身子,馬的腦袋,他們的認知有限,不知道龍到底是由哪些動物組成,也沒見過那么多動物,更不能很好地把這些動物融合成一副美的畫作,就連老師也不一定能做到,這需要非常豐富的知識儲備。大家畫龍,大多畫一個大概意思。但是在我們試驗的過程中,AI真的能做到畫出一副特別厲害的龍。

  AI會根據(jù)指令收集龍的信息,比如20種,它真的能在畫作里體現(xiàn)出20種動物,這樣的畫面效果,是非常震撼的,這是人很難做到的。

  很像我們可以看到埃及的雕塑的“正面率”,主要展現(xiàn)的是“全”,AI搜集到的,盡可能的展現(xiàn)岀來。隨著AI技術的持續(xù)發(fā)展,很快除了能表現(xiàn)“全”,也能表現(xiàn)其它更多的美和其它,像后來希臘羅馬的雕塑了。人工智能AI美術目前的階段就像埃及雕塑,先給你面面俱到地展示出來,至于美感,那是后面需要完成的事,但它可以給你提供靈感。

  除了美術上的應用,AI技術可以做的事還有很多。例如住房裝修的設計圖紙,你把想要房子的布局、朝向、心儀的裝修風格,比如北歐的極簡風、中式古典風,告訴它色調(diào)、家具風格,最后生成一個裝修效果圖,拿著這個圖紙讓師傅裝修,直接就可以省下一筆設計費。

  #3

  孩子的核心競爭力是想象力

  對于仍然想培養(yǎng)孩子走藝術道路,但對孩子的未來比較迷茫的家長,楊帥也給出了建議:不一定非要走藝術家、畫家這個路線,受眾面太窄,需要一定的天賦的人才能出來。家長可以在孩子的藝術素養(yǎng)、審美、氣質等綜合能力上加強培養(yǎng),藝術是底層邏輯,做一個懂美的人,比當專業(yè)的畫家更接地氣。

  畫家陳丹青曾說:“未來繪畫這個職業(yè)會越來越小眾,架上繪畫也可能消失”。就像現(xiàn)在我們使用蠟燭一樣,只是為了陶冶情操,而不再是為了照明。在油畫發(fā)明之前,人們在巖洞的墻壁上畫畫,繪畫的載體本身就是不斷迭代優(yōu)化的,這些工具的變化是必然。

  但唯一無法被取代的是想畫畫的靈感和沖動,通過藝術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和對世界的理解,這才是當下最重要的教育。

  不要在繪畫技術上逼迫孩子,糾結于孩子畫的畫逼真不逼真是非常沒必要的,繪畫技術是人工智能可以取代的,真正重要的是在感受上培養(yǎng)他,尤其要注重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

  如果家長帶著孩子去盧浮宮看《蒙娜麗莎》,引導孩子有鑒賞名畫的能力,遠比讓他坐在畫前臨摹一幅相似度以假亂真的畫有用得多,臨摹能力再強,還能強過人工智能嗎?分辨美的鑒賞能力,也是機器比較難以取代的。

  給家長的建議就是要培養(yǎng)孩子“眼高手低”,提高孩子的眼界遠比提高手的能力重要。在科學技術發(fā)達的今天,如果我們的“手”不夠高,但有豐富的想法,我們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幫我們實現(xiàn)想法,例如AI繪畫。但如果孩子的眼界不高,他沒有表達的原始沖動,無法對AI下達指令,沒有靈感和創(chuàng)造力,AI也無法幫你。

  多帶著孩子去看畫展、去寫生,去感受真實的建筑。舉個例子,之前我?guī)е⒆觽內(nèi)ヌ靿嫯嫷臅r候,孩子們會問我,天壇的柱子代表什么?我就會告訴他們,中間的四根柱子代表春夏秋冬,中圍的十二根金柱象征十二個月,外圍象征十二時辰。中圍和外圍相加象征著二十四節(jié)氣。他們了解了天壇背后的歷史后,畫作也更具有感情,有自己的思考。

  如果坐在教室里,對著一張圖片畫,孩子們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他們根本感受不到天壇的恢宏,也不會對天壇的柱子感到好奇。所以,多帶著孩子出去看畫展、看各地的風土人情、建筑結構,提升他們的眼界,比臨摹出一副逼真的畫有意義得多。

  總結來說,真實的感受和豐富的知識儲備、較高的眼界更容易激發(fā)出孩子的原始創(chuàng)造沖動,“想象力”會成為這一代孩子的核心競爭力,有情感沖動與原始創(chuàng)造的孩子不容易被AI淘汰。人工智能是否會取代人類,是科學家和社會學家的考慮,未來AI會不會真的有了情感?我們都會害怕迷茫,但我們又能做什么呢?不妨站在藝術和美的角度,我們可以接納一切新鮮的事物,鼓勵孩子利用工具提升效率、開拓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