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教育部于對外公布了2015教育課程改革方案(具體名稱為“2015文理綜合型教育課程大綱”改革方案),該方案內(nèi)容對于韓國的小學、初中、高中課程都有涉及。其中的高考改革內(nèi)容,與中國高考改革相比有些相同之處。
多知網(wǎng)10月14日消息,近日韓國教育部于對外公布了2015教育課程改革方案(具體名稱為“2015文理綜合型教育課程大綱”改革方案),該方案內(nèi)容對于韓國的小學、初中、高中課程都有涉及。其中的高考改革內(nèi)容,與中國高考改革相比有些相同之處。
中韓兩國都將取消文理分科,高中課程將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其中必修課都包括語文、數(shù)學、英語。
自2018年(新入學)高中開始,韓國將取消文理分科,所有學生都必須要學習語文、數(shù)學、英語之外,以“綜合社會”、“綜合科學”兩大主題為中心的共同科目也要學習。在學習共同科目的基礎上,學生再根據(jù)自己的天資能力、興趣愛好或者今后的發(fā)展志向有針對性地學習“選修科目”。
韓國的選修科目分為“一般選擇”與“興趣發(fā)展選擇”。其中,“一般選擇”課程為高中階段必須理解掌握的基礎文化知識,并列為高考出題對象,而“興趣發(fā)展選擇”則包括某些科目的深化學習、融合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習等。
此外,韓國高考與中國高考相比也有許多不同之處。
韓國必修課程不僅有語文、數(shù)學、英語,還包括韓國史、綜合社會、綜合科學、科學探索實驗。其中除科學探索實驗外,其他6門課程均為高考出題范疇。
韓國新大綱規(guī)定,把初中階段的“信息”課程列為必修科目,而高中階段則把“信息”從深化選擇科目轉(zhuǎn)化為“一般選擇”科目,即為高考出題對象。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利用計算機完成情報信息的搜集與分析,并能夠獨立設計程序解決問題,以此來強化學生的計算機思考能力,把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能作為培養(yǎng)新時代復合型人才必備的素質(zhì)之一。
另外,新大綱還規(guī)定在高中階段將以前的文學理論為主的課程轉(zhuǎn)變?yōu)橐晕膶W欣賞為中心的課程,強化人文學內(nèi)容,如“古典閱讀”、“古典與倫理”等課程也在開設計劃之內(nèi)。
此前中國浙江省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將技術(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列為學生高考選考科目。
在韓國教育部公布“2015文理綜合型教育課程大綱”改革方案時,也給出了相應的高考制度改革時間表。即新的教育大綱將于2015年9月最終確定并開始實施,預計2017年對外公布與新教改相適應的2021年高考改革方案。(多知網(wǎng) 車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