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數(shù)百家培訓機構超綱教學。
據(jù)大河報報道,6月11日下午,河南省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視頻會議在鄭州召開,披露了教育廳等四部門排查結果。
截至目前,已排查出有問題的校外培訓機構5641所,其中:943所存在安全隱患,3810所未取得辦學許可證、未取得營業(yè)執(zhí)照,793所領取營業(yè)執(zhí)照但未取得辦學許可證,459所開展學科類培訓(語文、數(shù)學)“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問題,245所組織中小學生等級考試及競賽并與中小學校招生入學掛鉤。
全省工商系統(tǒng)查處數(shù)據(jù)顯示,查處違法教育培訓機構434家;查處校園周邊無照經營戶1498戶,吊銷經營者營業(yè)執(zhí)照14戶,辦理案件894起,罰沒款199.4萬元,案值537.7萬元。
2月下旬,教育部等四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了《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5月7日,河南省教育廳等四部門正式印發(fā)了《關于印發(fā)河南省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方案的通知》。
會議透露,目前河南省校外培訓存在五個方面的突出問題:培訓機構條件簡陋,不能滿足學生學習基本條件要求,不符合消防等安全要求,存在安全隱患;無證無照或證照不全經營,擅自招收中小學生進行培訓,擾亂民辦教育市場秩序;“超綱教學”“超前教學”“強化應試”,加重學生課外負擔,嚴重干擾學校正常教學秩序;擅自組織中小學生開展各種名目的競賽活動,并將競賽結果及培訓結果與中小學招生掛鉤,干擾中小學正常的招生秩序,助推“擇校熱”;招募、吸引在職教師直接或者間接參與組織校外培訓,從中謀取不當利益,一定程度上誘發(fā)個別中小學教師在課堂上不認真講不認真教,課后到培訓機構講或以各種方式補課收費。特別是一些所謂的名校教師、名師,參與校外培訓或采用不同形式私自舉辦“家庭作坊式”輔導班,甚至采用誘導、脅迫手段,招收自己學校、班級的學生參加培訓輔導,敗壞教師隊伍形象,嚴重損害教育行風。
會議還披露,今后,河南省要普遍建立課后服務機制,合理確定課后服務的時間和內容,時間安排在學生每天放學后至離校前,結束時間一般不早于下午5點,鼓勵支持中小學為有特殊需要的學生適當延長服務時間。課后服務內容以看護為主,在確保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可安排做作業(yè)、自習、游戲和課外閱讀等活動。
未來,河南省凡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動,須報教育廳批準,現(xiàn)有的一律按照程序進行重新核準,并在教育廳門戶網(wǎng)站公布活動組織時間、內容、范圍、組織方式、監(jiān)督方式等。未經重新核準的,不得再組織開展活動。
此外,嚴禁中小學校招生與校外培訓機構掛鉤,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各類競賽證書作為招生依據(jù)。教育系統(tǒng)內凡是參與承辦了違規(guī)競賽的單位和個人,要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本文來源:大河報,多知網(wǎng)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