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在線教育風起云涌的一年,除了題庫應用外,MOOC、英語訓練、IT職業(yè)教育、啟蒙教育等多個領域都已經有先行者進行耕耘,并正在迅速地向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滲透和蔓延。

拍照搜題軟件,能推進傳統(tǒng)學習革命嗎?

2015-01-06 10:28:04發(fā)布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6日電 北京一七一中學初三年級的張杰(化名)近日下載了一款名為“小猿搜題”的手機軟件,通過手機拍攝照片,小張可以迅速搜出幾乎所有作業(yè)及試題的正確答案和解析過程進行自學。

  “不會的題不用再去問別人,感覺有個智能機器人在隨時幫助我”,張杰如此評價自己手機里的新軟件。

  繼互聯網技術進入社交、購物、理財等領域并產生變革,教育行業(yè)也在慢慢被其影響著。據了解,小猿搜題的技術基礎建立在圖像識別與機器學習上,這些技術正是人工智能的組成部分。

   學生熱捧拍照搜題軟件

  最開始,這款軟件是在社交平臺上被捧紅的,一位嘗鮮者把這款軟件的使用過程做成動畫上傳到了微博上,迅速引起了大量關注。

  “不會的題,就可以利用這個軟件自己查看解答過程,不用再等待漫長的排隊才輪得到我老師替我解答”,張杰說。而在微博上,與他持相同觀點的網友很多。

  小猿搜題的使用群體也并不單一,學生家長“葉孤生”則在論壇上發(fā)帖表示自己在用此類軟件輔導孩子功課,“孩子上高三了,現在他們的題我都不會做了”。

  記者體驗后發(fā)現,這款APP功能十分簡潔,只需要用手機拍下試題的題目,就可以迅速得到答案,并且會附上十分詳細的解析過程,對記者嘗試拍攝的《歷年高考真題》可以全部識別出來。而原來普通的輔導教學材料對于題目卻一般只給出答案,解題過程都是“略”。

   為題庫安上雙眼

  “通過圖像識別和機器學習技術,小猿搜題將云端服務器中的海量題庫與學生們的試卷連接起來,來使小猿搜題智能解答學生們試卷上的試題”,對于小猿搜題的原理,該團隊工作人員如此解釋。

  給計算機安上雙眼是人工智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小猿搜題的技術層面使用的是圖像識別技術的一個重要的細分領域——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學字符識別),自動研究光學設備產生的圖片檢查紙上的字符,通過檢測暗、亮的模式確定其形狀,實現計算機對文字的閱讀。

  題目練習作為學生日常學習中最重要的部分,小猿搜題團隊認為學生對于查閱題目解析及答案有剛性需求,而結合人工智能和圖像識別做出這款APP,則正好滿足了中學生的這個需求。

   技術變革教育

  作為一個技術變革教育的縮影,小猿搜題已經邁出了第一步。2014年是在線教育風起云涌的一年,除了題庫應用外,MOOC、英語訓練、IT職業(yè)教育、啟蒙教育等多個領域都已經有先行者進行耕耘,并正在迅速地向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滲透和蔓延。

  這兩年,不少學校淘汰了正在使用的投影儀和幕布,配置了新的交互式電子白板用于教學。也有一些企業(yè)與學校合作積極推動電子書包項目,讓移動終端走進教室、進入課堂,減輕學生們的負擔。新技術背景下的學習正在重塑傳統(tǒng)意義上的學習、課堂、教學、學校和教育。

  從2011年即始,國家層面就已經推出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計劃在十年左右的時間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隨著政策的推進與技術的成熟,教育也將慢慢的被互聯網技術所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