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子網、猿題庫、一起作業(yè)、快樂學、100教育……這些明星在線教育產品的背后,都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曾經是培訓機構的老師,這一波在線教育剛萌芽的時候,他們放棄老師的工作,加入在線教育創(chuàng)業(yè)公司,完成角色的轉變——從一名授課老師,轉身變?yōu)橐幻ヂ?lián)網教研團隊的產品經理。

教師變身產品經理:學會用互聯(lián)網的方式去想問題

2014-06-03 08:04:30發(fā)布     來源:多知網    作者:王可心  

       編者按:當教育遇上互聯(lián)網,不僅帶來了資本市場的狂熱,還有人們內心的躁動和渴望——一大批傳統(tǒng)教育人,爭相投身互聯(lián)網。無論面授還是在線,人都是教育開展最基本的單位,在教育方法論和互聯(lián)網思維激烈碰撞、磨合,直至走出一條可行之路前。這些勇敢的探路者的內心世界,尤其值得我們關注,所以,我們籌備了【當教育遇上互聯(lián)網】系列報道,用人文的視角,闡述互聯(lián)網教育大潮下人們微妙的心理狀態(tài)。

       梯子網、猿題庫、一起作業(yè)、快樂學、100教育……這些明星在線教育產品的背后,都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曾經是培訓機構的老師,這一波在線教育剛萌芽的時候,他們放棄老師的工作,加入在線教育創(chuàng)業(yè)公司,完成角色的轉變——從一名授課老師,轉身變?yōu)橐幻ヂ?lián)網教研團隊的產品經理。

        轉型的背后,是傳統(tǒng)教育方法論與互聯(lián)網思維的碰撞、磨合。小樣(化名)就是這波浪潮中的一員。

        半年的磨合期

        2013年之前,小樣是一家傳統(tǒng)培訓機構的老師,線下授課已經有7年。去年,受一位轉型互聯(lián)網的同行的鼓勵,她加入了一家在線教育公司。

        每家在線教育公司中,有教育背景的員工比例都不低。因為與其他互聯(lián)網產品不同的是,在線教育的本質是教育。做教育產品運營,如果不懂內容,不懂考卷,不懂當前知識點,產品就無法對接用戶的需求。

       小樣所在的產品團隊,有老師背景的員工有10余人,兼職老師50余人。一部分老師負責內容,另一部分負責產品模型設計、課程設計、收集用戶反饋、跟蹤老師授課、培訓兼職老師。

       轉型容易,順手不易。公司創(chuàng)始人是互聯(lián)網出身,熟悉互聯(lián)網套路;而內容、產品運營團隊是傳統(tǒng)機構出身,諳熟線下方式。一開始,雙方就產生了戰(zhàn)略性的分歧——產品思路不同。

       地面的做法是,盡量個性化的滿足用戶需求,提供的服務越多越好;互聯(lián)網的做法是,越標準、越單一、越簡潔越好。

       起初,小樣和同事推出了多種類型的課程產品,價格從1元、9元、19元、29元、399元、699元,到1680元、2680元……最多的時候達到30余種,甚至一門課程也針對不同客戶存在不同價格。

       這是典型的線下做法。線下這筆賬是這樣算的:人工、場地成本是固定的,哪里有需求,就會去滿足,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都是到手的錢,現(xiàn)在不賺以后也賺不到到了,能收點就收點?!崩?,一場培訓活動賺100萬,另一場培訓活動賺80萬,加起來就是180萬。

       這一套能搬到互聯(lián)網上嗎?“開始的時候,雙方爭執(zhí)不下,最后互相妥協(xié)。創(chuàng)始人給了我們試錯的空間,沒有強制,但幾乎每天都跟我們講述‘互聯(lián)網的做法是只作一個產品,并做到極致,超出用戶預期’的道理。慢慢的滲透他的觀點,幫我們糾偏?!?小樣說。

       經過近半年試錯后,小樣和她的同事發(fā)現(xiàn),線下的邏輯并不適用于互聯(lián)網。如果推兩個互聯(lián)網產品,第一個得100分,第二個得80分,那么你的得分是80分,反而砸了牌子。一旦產品做得不好,傳播的速度是極其快速的,對品牌的傷害很大。地面培訓傳播是有限的,即使一個班全部退班了,影響也不會太大。

       此外,傳統(tǒng)機構線下授課具有地域性,線上產品卻面向所有用戶,如果產品太多,反而讓用戶產生混亂,不知道如何選擇。

       “最終我們達成一致,只做一種產品,并做到最好,滿足大多數(shù)人的需求?!?小樣說。

       戰(zhàn)略方向確定后,戰(zhàn)術性的碰撞依然存在。小樣團隊曾試想在暑期開一個線下培訓班,充分利用之前在線下的經驗與資源。但這一想法被創(chuàng)始人否了——線下培訓太低效,不做。

       學會與用戶打交道

        與當老師的日子相比,現(xiàn)在的工作多了更多的壓力。

        過去,小樣只負責講課,講完課“拎包就走”了?,F(xiàn)在,她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是看課程銷量怎么樣,后臺又新增了多少用戶量;每個班都有一個QQ群,看看群里有什么反饋。

        轉型產品運營經理才剛剛開始。小樣和她的同事還在探索細節(jié),例如,如何打造一個老師評價體系。

        他們也在摸索和用戶打交道的方式。缺少了面對面互動,要靠文字和聲音打動用戶,要用合適的頻率與用戶溝通。過去他們曾每天Push一條課程廣告,之后意識到會對用戶造成騷擾,現(xiàn)在每周只Push一條,并排除了硬廣告,只推送軟件更新或公開課信息。

        與傳統(tǒng)機構相比,小樣對互聯(lián)網公司的辦事風格更為認可。“過去內部溝通很費力,推進業(yè)務需要跟總部7、8個人對接,進展非常緩慢?;ヂ?lián)網公司更多是靠智慧解決問題,效率驚人。”

        雖然轉型之路比較辛苦,但她和她的同事們堅信自己的選擇?!霸诰€教育是大趨勢,雖然大家還都在摸索,但現(xiàn)在進入不會是壞事?!保ǘ嘀W 王可心)